13号避难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62|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请所民们谈一下对于保险的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00:5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话说很多年前在笑看新华增员操的时候却从没想到自己也成了被增的组员,
最近刚考完代理人资格证,要开始展业了,
在开展业务之前我想了解下难民们对于保险的看法如何,
比如对于寿险,教育险,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的看法,
是否会考虑购买这几种,原因是什么,如果可以的话,
希望能与我分享下这方面的想法
沙发
发表于 2013-5-11 14:38:04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因为你做业务的地区不在避难所,而不同地区人群对保险的看法也是天差地别,基本上文化程度越高,越富裕的地区买保险的人越多。
其次,所里多数人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买保险的人基本都是拖家带口,为自己家人买保险的,你可以主要找30~50的阿姨谈业务。为什么不是找大叔,是因为你不是女的,女业务员才会找大叔谈业务。
最后,国内的保险80%是坑,而你是卖坑还是卖实惠,口才优秀与否,都决定了你的业绩,而不是找很多人了解对保险的看法后你就能找对人谈业务了。
优秀的保险推销员首先就必须是一个卖了坑以后不会被自己良心谴责的奸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14:57:5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楼i火花于2013-05-11 14:38发表的  :
首先,因为你做业务的地区不在避难所,而不同地区人群对保险的看法也是天差地别,基本上文化程度越高,越富裕的地区买保险的人越多。
其次,所里多数人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买保险的人基本都是拖家带口,为自己家人买保险的,你可以主要找30~50的阿姨谈业务。为什么不是找大叔,是因为你不是女的,女业务员才会找大叔谈业务。
最后,国内的保险80%是坑,而你是卖坑还是卖实惠,口才优秀与否,都决定了你的业绩,而不是找很多人了解对保险的看法后你就能找对人谈业务了。
优秀的保险推销员首先就必须是一个卖了坑以后不会被自己良心谴责的奸商。
有道理,是不是坑我还是会经过计算再判断,我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肯定我没法卖出的

只要了解缘由嘛,应该说是很多人其实想法都会有一定的雷同性吧

如果只是沟通能力我觉得是可以练的,如果不练一辈子都不会有提升

另外三十多不能算阿姨吧……五十以上差不多
地板
发表于 2013-5-11 15:40:13 | 只看该作者
经常拿公司保险套现的表示对其他保险没兴趣
5#
发表于 2013-5-11 15:55:03 | 只看该作者
去卖交强险吧,这个不用口才的~
6#
发表于 2013-5-11 17:11:08 | 只看该作者
    

买保险的都是骗子专精才行的职业。
7#
发表于 2013-5-11 18:04:18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还本付息而且利息不太低的,总要买一点的
8#
发表于 2013-5-11 18:35:37 | 只看该作者
么钱,不买
保险电话直接挂掉
报销短信直接拉黑
出去吃饭有搞保险的哥们先声明,你谈保险下顿下下顿再下下顿都你请
女的嘛...条顺的摸着小手可以考虑听听
完毕
9#
发表于 2013-5-11 19:22:40 | 只看该作者
说道保险,上次去个小岛上露营的时候一个队友提起过他的一次经历,买了所谓的意外险,结果有天闲着没事拿出来看,发现上面写不适合出行的天气出行,不适合通过的路线出事的不理赔,他当时就思密达了……
10#
发表于 2013-5-11 19:34:4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crimson于2013-05-11 15:40发表的  :
经常拿公司保险套现的表示对其他保险没兴趣
我看了半句,然后就惊呆了,cri公司卖保险套的吗?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19:40:0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8楼哔哔党卫军于2013-05-11 19:22发表的  :
说道保险,上次去个小岛上露营的时候一个队友提起过他的一次经历,买了所谓的意外险,结果有天闲着没事拿出来看,发现上面写不适合出行的天气出行,不适合通过的路线出事的不理赔,他当时就思密达了……
这个就不清楚了,我以前走川藏线买的美亚的户外旅游保险,好像身故2W的赔偿金,顺带送尸体回家,但是承保责任里没有对于天气的除外责任。
12#
发表于 2013-5-11 19:42:47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毕业前夕,有一个同学先找了一份保险公司的工作,找我,说买他的保险,每个月几百块,我60岁的时候就可以拿到60万什么的。

我就问一个问题,他再也不来烦我了:理赔金额是否跟通货膨胀率挂钩?

在德国必须买的有一个医疗保险。每月80欧云。看几乎所有病全部报销,每个病三个月内只需要交10欧云的挂号费即可。

个人是不相信金融业的。银行保险,基金证券股票,全他娘的骗人的玩意儿,让金融业的人借客户的钱生钱。。。俺才没那么傻呢。。。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20:00:0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1楼老钱于2013-05-11 19:42发表的  :
大学毕业前夕,有一个同学先找了一份保险公司的工作,找我,说买他的保险,每个月几百块,我60岁的时候就可以拿到60万什么的。

我就问一个问题,他再也不来烦我了:理赔金额是否跟通货膨胀率挂钩?

在德国必须买的有一个医疗保险。每月80欧云。看几乎所有病全部报销,每个病三个月内只需要交10欧云的挂号费即可。
.......
好久不见老钱

话说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通胀率的问题,如果每年缴纳保费恒定的话,之后缴纳的保费货币价值肯定越来越少,但相对保单金额也跟着就贬值,就算中途跟进通胀率加保,但是到最后长达二三十年的给付期限里每年额度似乎还是恒定的,也就是说长期来看稳定的保障性还是难确定……

但是保险里一些短期的医疗保险,意外保险,还有教育险里面投保人在缴费期间身故后可以免掉之后的保费但是子女仍然享受保险金待遇等我觉得还是挺实在的

话说我社保那报个医疗补助金都特么半年多了还没下来

一直听培训的人说发达国家的保险行业多么发达,人们的保障意识多高,老钱的话我是看到的另一面啊
14#
发表于 2013-5-11 22:35:22 | 只看该作者

回 12楼(rayman.rr) 的帖子

你好的啊,这种养老保险我是这样看的。

就大多数而言,不与通货膨胀率挂钩。那么,若干年之后,我觉得60万没意义了。而且可能因为居住地等等,缴费麻烦,那我就会停止缴费了。那么之前的钱就白费了。如果挂钩,每个月对我的压力也不算小,之后若干年也会担心不能按时缴费,这就会迫使我放弃一些机会,这也是麻烦。

国内保险没用过,不知道理赔过程是不是很麻烦。

我在德国用的医疗保险是所谓的公险,全包,看病直接刷卡,所以价格非常贵;还有所谓的私保,需要拿着看病的发票去报销,之前需要自己垫付,所以万一比如说出了大事故需要垫付几千上万元时候,我这种没有现金流的就会很麻烦-------而且有些公司理赔很麻烦很慢甚至有合同陷阱。。。

因为我觉得自己能且只能活到五十岁,所以养老保险什么的完全不在意。。。以后只需要给车子买保险就好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23:11:25 | 只看该作者

Re:回 12楼(rayman.rr) 的帖子

引用第13楼老钱于2013-05-11 22:35发表的 回 12楼(rayman.rr) 的帖子 :
你好的啊,这种养老保险我是这样看的。

就大多数而言,不与通货膨胀率挂钩。那么,若干年之后,我觉得60万没意义了。而且可能因为居住地等等,缴费麻烦,那我就会停止缴费了。那么之前的钱就白费了。如果挂钩,每个月对我的压力也不算小,之后若干年也会担心不能按时缴费,这就会迫使我放弃一些机会,这也是麻烦。

国内保险没用过,不知道理赔过程是不是很麻烦。
.......
我当下还是这么想的,通胀由来已久,但是保险行业仍然是在持续存在,所以寿险应该是有可以对抗通胀的方法的。

目前对于健康保险的给付方式我只有粗略了解,不敢乱说,对产品有一定了解后可以深入探讨下这个问题。

话说老钱对自己的寿命这么悲观啊
16#
发表于 2013-5-11 23:28:07 | 只看该作者
买个JB保险啊
现在爱玩玩,爱艹艹,爱吃吃,别的我真的不怎么想了
我也只觉得我能活到60...
17#
发表于 2013-5-12 02:45:50 | 只看该作者
内个,诈保一般都有哪些方法?
18#
发表于 2013-5-12 10:05:36 | 只看该作者
老妈当初上了熟人的当,给还在上中学的我买了份保险,后来才发现真正的受益人至少是我儿子。结果是忍了10年以后终于痛下决心退保,打水漂的钱怎么着也有5、6万吧。而且为了这事,每年在交保费前后家里要吵一架。唉,跟这种事相比,多买几件挂衣柜的衣服都不算啥了。
19#
发表于 2013-5-12 10:55:24 | 只看该作者
除了交强险、做交通工具时的一些小保险,国内其他保险您买了就等着被坑爹吧,
特别一些到几十年后全款还你的什么什么险,几十年,几年通货膨胀的都不得了了,您盯着全款就彻底sb了,您要是经常上刀山下火海去西天取经看中赔付保险的,劝您好好先把条款看一看,遇到条文含义难以理解清楚或者只能听业务员用嘴才解释清楚的,您就该冷静那颗被忽悠的热血澎湃的心
20#
发表于 2013-5-12 11:51:42 | 只看该作者
转一个关于保险的帖子吧






愚蠢的战争(记当代中国保险业)

一直想提笔写写关于中国保险业的事情,取这个名字也是犹豫了很久。差不多11年前,我的一次意外车祸,令我为车祸两年前退掉的保险懊悔不已。修养期间我对保险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寻找各类保险书籍和资料研究保险,研究了近10年的中国保险。并进入了保险行业。
我把当前中国保险业比喻成一场战争,战争的四个角色是:投保人(客户),代理人(保险销售员)。保险公司,保险监管部门。
我会用最朴素的方式和最通俗的语言,将知道或者了解的关于保险的事情说给大家听,让大家知道保险究竟是怎么回事。
提起保险,现代人恐怕无不知晓,也都怀有复杂的心情。收入高了,也能考虑到今后的风险了,这是个进步。也是保险业发展的前提,目前的中国人均收入上来了,保险适时的出现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风险问题,经济的发展也迫切的需要保险的社会功能。
保险,自从有生命现象出现后就自然存在的,不是人类的发明,是生命的特有的自我保护意识,生命活动中的获取和存储生存资料都是为了能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不管是人类,其他动物或者植物。这就是最朴素的保险意识。远古的人类打猎把吃不完的食物储藏起来,老鼠将粮食藏在洞穴里,植物面象太阳以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比如你去买烟买米,去工作赚钱等,其实都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拥有你想要的东西,这种行为属于最原始的保险行为,所以说,人和其他生命的一生,都被保险意识贯穿其中。
     现代的人寿保险只是将目光放得更长远,考虑了将来几十年甚至一辈子,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可惜,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那我们就谈谈这个“可惜”吧。自从现代保险传入中国,从中国人一开始的模仿到后来自做聪明的“发展”,将功利概念引入,自此这个本应该是很神圣的行业,终于如其他行业一样被中国人自己打败。
功利概念引入,对保险概念的普及和业务的发展功不可没,利益驱动嘛, 是最有效的源动力。西方用几百年普及保险观念,在中国短短20几年就已经家喻户晓。功利概念的另一大危害终于也在20多年后开始逐渐的使保险业走向深渊,并蒙住了所有人的眼睛,四方面都将利益看成保险的宗旨,结果害了自己。保险行业最终也害人终害己。这就是本篇“愚蠢的战争”中“愚蠢”概念的来历了。
这个“愚蠢”指的是投保人和保险代理人(既保险销售人员)和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部门。
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对保险的不信任感逐年增加,甚至反感,敌视。相反,保险从业人员自称是在做着神圣的事业,他们在挽救百姓们的家庭和未来。其实“功利概念”的引进 早将保险拉到和普通行业一样的养家糊口的水平上。它仅仅也必须首先是一个工作。披上“神圣”的外衣只能使新进行业的一部分人充满工作激情,仅此而已。
从保险的原理上讲,它是一个互助体制,确实能解决社会问题和投保人的风险问题。就好象100个人大家成立一个互助会,都交点钱, 谁有困难谁就会被大家帮助,没有困难的就等于是做贡献了。但没人可以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以及家庭的未来组冒风险,所以贡献的那一部分人也是值得的。国家发展保险业的方向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一个现代国家应该拥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商业保障体系。这部分是希望说明;保险不是用来赚钱的,尽管保险公司也会有专业的经纪去将资产不断增值,但不是为了实现赚钱,而是将保障力度增加,同时又必须稳定,所以很难与其他金融手段相比,甚至比不上银行定期存款。
我们现在不是讲究和谐么?如果大家有病都治不起,出了事情都会家破人亡,那无疑增加了社会不稳定性,同时也不可能获得 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保险的意义不仅在于保障个人和家庭,对整个国家的稳定意义非凡,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美国政府宁愿银行垮也要保护AIG(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的原因了。
现在保险的发展是快速的,在我国,由于商业性质,保险公司求发展首先要生存。抛开腐败因素和管理体制不说,保险公司第一要做的是保费要上去。没有足够的保费收入,保险公司就无法进行投资,也无法获利,接着就无法承担巨大的管理费用,也不足以承担被投保人转嫁过来的风险。尽管我们拥有完备的风险再保险管理机制。但保费增长还成了所有保险公司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没有必要的保费增长,甚至回面临灭亡。
为了保费的增长,各公司开始了各种刺激保费增长的技术手术段和管理手段。加上 前期几大保险公司在粗放式经营中尝到甜头,销售管理首先出现问题。根据大数法则,人越多产生保费的可能性就越大。不管是不是具有 足够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不管能不能胜任工作,只要是个活人,就拉进保险公司,大多保险公司认为;代理制,你没业绩我又不承担你的工资,又没有其他费用产生,人越多我的保费收入可能性就越高。所以拼命扩大销售队伍,据说中国人10个人里有7个进入过保险行业。
分配机制也导致了个管理阶层代理人拼命扩大自己的队伍。而保险公司只承担培训的义务。连管理都是推给了代理制的团队负责人。
这样的机制下的代理人很难保证素质和销售能力。
再回头看看我们保险行业的培训。
现代保险,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尽管早就出现了保险精算师这一行业。但实际上精算师进行的是一种商业价值核算,并不需要懂保险是怎么回事。而保险属于金融行业,进出的都是钱,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分支一样,是需要进行价值换算的,简单说,你花钱买了保险需要进行价值核算,就象买一件衣服,你先要判断对你来说它的价值估量,然后在估算你自己相对这衣服的使用价值判断,最后才核能决定是否成交。这其间的换算尽管不可能很精确,但每个人都有判断的基本依据,这依据的理论基础就是基本的数学计算了。
保险也是一种交换,你用金钱交换未来的服务,那么它的判断同样也是计算为基础的科学,而无论古今中外,目前尚没有一种完整的保障理论价值计算体系。缺乏这个理论体系的支撑,保险公司产品的价值判断就只有倾向于保险公司和代理人人如何说了,销售体系也无法提供投保人购买时的价值判断过程。这使购买前必要的情报基础出现不平衡。
如果保险公司不懂保险,保险公司的销售代理人更不懂保险了。失去了基础的价值判断理论,监管同样也可以说不懂保险,那么出现问题是很自然的。老百姓说我上当了,你保险公司骗我,保险公司说,我没骗你,我的产品都是经过国家保监委批准的。合同是你自己签字的,并且我按规定回访了你,你对合同都是清楚的,有录音为证。
那么,老百姓错了么?
没错,老百姓确实吃亏了,也上当了。我曾经在公开论坛上说:中国的老百姓历来都是全世界最能忍受屈辱和欺负最能忍让的民族,他们吃得亏,一般都不会计较。这样的人都说你是骗子的话,那你一定不是好东西,而一定骗了人家。最让他们郁闷的是,他们吃了亏还不知道自己究竟亏在。其实,保险公司也说不出,卖保险的代理人更说不出。
有人说,照你这样讲那国家是大骗子了?保险真的是骗人的?老百姓如何面对保险呢?还是不买了?
其实,前面虽然说过,全世界也没有建立保障理论体系,但是老百姓是懂得价值判断的,你在购买商品时都会进行价值判断,是不是适合你你心里最有谱。保险和一般商品是一样的,可以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你不能说你简单的加减乘除都不会吧?既然会你为什么不去计算一下呢?买斤小白菜你还知道判断一下是否值得,还要去和小贩讨价还价呢!要花那么多钱你反而只听人家说说就决定了么?你是傻子么?
的确是傻子,因为利用基础的数学计算,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的,可是偏偏没有人去想,他们觉得这太专业了。
下面谈谈如何做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你面对一个具体的保险时应该如何判断。
首先,中国目前是个发展中国家,居高不下的CPI影响着整个金融行业,同样也使保险业面临将来的各种不确定结果。简单说,现在的保额在未来几十年后购买力下降N倍甚至十数倍,使保障功能逐渐丧失,失去了保险的保障作用。那么现在的保险在为客户提供保障的同时,附加了一个未来的丧失保障能力的风险,当被保险人以为自己有了保障,而实际上未来面对风险时已经不足的抵御能力时,我们的保险公司到底是在做保障呢还是在害人呢?有人会说,那被保险人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可以逐渐加保啊,但是,保险公司对已经有了风险可能的人是不予保护的,在年龄达到一定值以后也不会承保,这里又多了个加保风险。再说了,加保不是要钱吗?那成本不是又提高了?能不能现在不多交钱,而让保护一直跟上不停上涨的CPI呢?当然能,这是专业的事情了,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应该是 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虽然现在大多数代理人连理解都还没能理解,更不用说会不会解决了。
第二,“保险公司是复利,银行是单利,把钱存在保险公司可以抵御通货膨胀,,,,,”这是保险业最常见的实际上是欺骗和违法的一句话,其实,保险是保障,不是投资工具,不可能也不应该比作为一般的投资理财的银行有更高的投资收益。你出现风险了,保险公司给你一大笔钱你去应付风险了。不出事情,放在保险公司的钱比银行还涨得快,这可能么?这样就会造成抢夺银行长期固定存款的现象,部分取代了银行的功能,同时也会扰乱基础的金融秩序。影响最至关重要的金融业的基础----银行的业务。在80年代,现代保险在中国诞生,最初,几乎没有多少人明白这个行业,只是朴素的认为买了保险, 出了事就赔钱给你。从业人员工作的不稳定性和收入的不确定行,使大多从业者都是找不到工作或者下岗的,失业的,闲在家里的, 甚至还有买菜的。以他们的素质,难以后想象客把自己的未来安全和保障交给他们并能处理得好。并不是诋毁这些先驱们,但他们实在的把保险观念带到了所有人面前。在普及保险观念方面,这些先驱们居功至伟。同时,他们也开了个坏头儿,尝到甜头的保险公司开始了不负责任的粗放式经营。广种博收,四处点火。。。。一时群雄争鹿,狼烟渐起。作为为客户提供家庭保障和财务安全的机构,由这样一群既不懂基础金融知识,又不具备起码的专业和道德水平约束的人。结果将会怎样?很简单,老百姓知道了:保险是骗人的,保险是传销!那么现在问个问题;保险骗人吗?
这句话应该分开说,指保险宗旨是不可能骗人的,保险是具备各种 预防风险的产品,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他或者他的家庭需要的保障类别和力度于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和各人对家庭的预期不 一样。所以的保障也不尽相同。你把菜刀卖给小孩,把西装卖给需要下地干活的农民,把汽车卖给婴儿,,,,,这合适么?
前面说过我们缺乏基础的保障理论体系,我们的保险公司尚不能说自己都懂保险,我们的代理人(直面销售的人)除了用尽一切办法把保单销售出去,换取佣金,更不可能懂保险。很多时候从业者也许是好心,却不知不觉做了件坏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这一切都和保险基础理论有关。那我们就聊聊专业和基础理论好了。
保险属于金融行业,那么基础理论是什么?当然是计算,计算几乎是所有行业的基础理论,保险也概莫能外。而保险又属于金融行业,客户拿出来和拿回去的,保险公司收到的和理赔出去的,就是钱!碰上钱你能不清不楚就随便用?我拿2张10块钱换你手里的100干不干?你正常的情况下肯定不干,因为你可以简单计算那样你将损失80元。买菜时你也会去比较价格和质量。碰到保险,总共要花那么大一笔钱,你怎么就不 知道计算了呢?很复杂吗?最多具备平方,开方水平或者解个初中方程的水平,你就那么不愿意为你自己的血汗钱去简单计算一下?如果我用20块换掉你手里的100块你想打我几巴掌的话,买保险损失的那么多钱你应该去杀了那个代理人了。如果能把保障计划解算到1+1与1+2的数据对比水平,你还需要去怀疑什么吗?有人会问,我怎么知道如何计算啊?不知道你也敢花那么多钱,丢水里你不怕吗?你对得起自己的辛苦和汗水吗?我有个客户用弟弟车祸死亡赔偿的24W卖了20W趸交的银行分红险。他也不知道怎么计算,只是怀疑有问题,还好犹豫期内碰上我,乱花钱有时候对不起的不仅仅是自己。
其实,不是你自己不会计算,是你把保险计算想的太复杂,很多从业者都以为,这些计算是精算干的,超级复杂,不是我们可以随便了解的,其实保险公司的精算是不用懂保险的,他只需要按各项指标和要求,以给定的利率和生命表等专业数据系统在专业的模型里计算出保障计划需要的数据就行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在目前的保险行业,缺乏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做支持。而这个基本理论是保险行业专业的基石。国外也是一样,只是国外金融业的知识被运用到保险领域,可以做到理论支持的作用。国内呢?没有一家保险公司会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课程里看到相关理论教程。白痴都可以做保险!
如果你是个智商正常的人, 面对保险公司的计划书,你自己也能用最简单的数学知识发现很多问题,甚至经历过一次你会成为保险专家了。可惜几乎没有人会仔细用心的去想想这个问题,他们根本不敢去计算。
现代人遭遇最多的是银行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在银行卖的保险,一般是所谓的“理财险”,就是分红险了。
客户为什么会买“分红险”?很简单,听信了人家说:这是一款“比银行利息还高的理财产品”。然后拿出计划书给难看演示,按保监会的中挡演示他并没有违规,你看到那后面那一大串的天为数字就开始高兴。这时候错误在客户身上,因为贪婪,所以购买了该产品,而当拿到合同发现是保险产品时仍然沉醉在未来的高回报幻想之中。就算有人仔细看了合同也不会注意合同里并没有那个演示的数据,更没有保证“比银行利息还高”的那部分。一年 或者几年过后,才发现分红报告里的数字少得可怜。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寓言故事;当天上掉下个馅饼时,你会怎么办?所有人都回回答:那是陷阱。+10分。
那么如果今天真的天上掉了个馅饼呢?我可以100%的确定:绝大部分人会拣起来并收好。结果可想而知:上当了吧。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银行保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银行保险,也叫银保,是保险公司推出的在银行出卖的理财产品,最早保险公司也利用银行的方便推出保障类人寿产品,比如中美大都会等。
后来各公司发现理财产品比较受欢迎,便几乎全部推出理财产品。
先看看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到底是不是“比银行利息还高“?
银保分红产品,一般都有分红,分红的概念是分享保险工司投资收益的成果,按《保险法》“保人可以分享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里的可分配赢余的70%”这是写进法律的没错,那么我们看看保险公司到底有多少“赢余”?2011年中国保险公司平均收益1,92%,这还不是“可分配赢余”,因为要除去保险公司的各类管理费用。那么还能剩下多少“可分配赢余”?
在这“可分配赢余”里的70%又有多少?
80年代中国人寿率先推出分红险,我们查查历史分红记录。记得前不久我带一个老人家找到“中国人寿”时(她问路遇上我,我顺便带她去了她想找的地方)。老人家也是在邮局存钱被推荐买了分红险,因为邮局出现错误,她才知道自己买的是保险,然后找到支公司,由于她一直以为是储蓄,孩子要买房子她想支援一 下,去取钱发现钱已经被转到保险公司,于是出现问路那一情形。老人家说那就退了不保,一名20几岁的工作人员告诉她退只能退一半左右,还是劝她继续交费,我问这分红是象工作人远说的那样比银行利息还高么?他回答:0708年达到5%,因为我查过数据, 我告诉他:07~08年银行利率是5.13%+最高时07年底5.85%。而另一 个没有说的事实是,保险公司是要扣除相当一部分费用后给的这5%。保险公司的内勤是知道这些基本问题的,我不能不说,现在保险公司的人,有部分素质极其低下,简直就是诈骗。还有一先我要说的是,素质比较正常的在面对投保人时有良心的我至今没有看到。
通过查询,可以知道保险公司按保单的现金价值(扣除初始费用后)保费的投资回报率平均在0.7~1.4%之间。这是历史数据。
再回头看看最初给客户看的计划书,保险公司的几乎上书一般都是按2.5%.4.5%.6.0%三个档次演示,这并没有错误,而一般代理人也都给客户看的是4.5%中档数据,这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故意诱导投保人“比银行存款利息高”。还有通常的做法是“保险公司是复利”银行是单利。其实, 这几句话都违法,也都不是事实。
首先,这个4,5%的数据仍然是扣除了个期交费的初始费用后的利率演示。也就是说和前些年比,就算不扣除初始费用,保险的分红演示按中档仍然难敌普通的银行存款。长期的分红险比存银行就更差得远,以60年期限的分红险计算,交20年,你会发现按计划书上的计算,用当时的平均银行利率60年到期后,本利合计保险公司的中档演示竟然总计数字还不到存银行的1/2或者1/3!更别说实际还达不到中档演示数据的结果了。因为银行长期存款利率最高的是5年定期,目前利率是4.75%(去年是5.5%)。
银行将老百姓作为顾客,吸纳储蓄用来贷款产生存贷差获利,这是银行的最基本生存手段,尽管中国银行改革开放后实现与国际接轨,顺利摆脱了传统的靠存贷差获利生存的可喜成绩。但存款仍然是重中之重的根本。为什么会允许保险公司在自己的家里抢夺自己的业务呢?
原因很简单,这个销售行为最大的获利方是银行,而最终,这部分险资还是由保险公司以大额协议存款的方式又存到银行,并减少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因为保险公司相当于集中了储户的资金一次性交给银行,成为银行客户。所以银行会默许保险公司在他家里大肆“抢夺”客户,这里面不乏利益纠缠的原因。
实际上亏的是老百的利息,所以怎么可能“比银行利息还高”?
这是不是实际情况我没权利下定论,只是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老百姓有知情权,必要的时候给百姓能够一个交代。为不至于引起纠纷,银行是不是厚道这里不评论了。
在2011年时我和银保行业的从业者有所交流,并断言2012年是埋葬银保的年代,不幸被我言中。但目前银保仍未完全消失,将来不知道趋向如何了。
早在2009年,我替一个老年保险客户(当时已退休,不是我的客户)在银行被误导购买年交10万元的分红险后,并于次年,希望取出用于帮助孩子购买商品房时发现,她的存款笔那成XX公司的银保产品,不仅仅无丝毫保障,在满期后相对定期存款亏损不少,并别告知现在若取出将损失四万八千元。
出于对老年人的悲伤不忍,我带她去XX公司了解情况,发现内勤人员在面对那么多要求退保的人面前,仍然在欺骗客户,我知道,其实他们也不懂。于是我对内勤人员做了录音,将他的话全部交给当时的保监,一个月后,该公司被罚款10数万,经办人员也重罚近4万元,退回了投保人的所有保费并做了相应利息赔偿。
可这位老年人和她的家人,再也不敢相信保险了。
我知道全国这样的例子无数,而绝大多数因为没有证据而白白损失自己的血汗钱。我不能不说保险业这样做是在毁掉自己的前途。
分红险,原本是个险里的一个功能险,被发展到了理财产品后,竟引发了这样的恶果,纠其原因是盲目追求保费的目的。也是行业只看重保费规模的一个必然结果。
那么分红险究竟是不是恶魔?我们来看一下。
分红险原本是人寿保险里的一个功能险,一般它附加在寿险或者功能性大病险之上,可以使被保险人的保额自动上 升,以逐渐加大保障力度和抵御部分通涨的一个工具。她可以很自然的使保障力度在不需要按行业规定体检的情况下逐渐增加保额。
另一大功能就是在年金险里使被保险人的生存保障逐年增加,原理都是保障功能。可惜行业培训资料里并没有这些内容,尤其是分红险在年金险里的功能及年金险的保障功能,甚至连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技术层面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在个险里也出现了大批的年交几万的低保障能力的纯分红险。
有人曾请教我,想给孩子买份年交几万的年金险,我回答说他不具备这个资格时他愕然了。
年金险是个很伟大的险种,可惜被广大无知的代理人滥卖,使无数人的血汗钱逐年缩水还浑然不觉。
年金险也叫年金式分红险,它生效后,被保险人开始领取年金+逐年增加的分红,一直到身故,保险公司还要返还所有已交保费。具有类似有保障额度的终身死亡信托一类的功能(而信托是不具备保障额度功能的)。这是个相当不错的创举。
比如一个客户,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份年金险,年交16万,交费期限是20年。从第2年交费之后开始每年领取50000元的生存金+红利,若不领取自动进免费入一个万能帐户,再次产生新的利率,目前最高是4,9%。到被保险人60岁进入设定退休年龄,每年生存金增加到80000+红利,此时红利水平经过多年的现金价值累计基本可以完全超过80000水平,一直领取到身故,保险公司再将已交保费(16X20=320W)退给被保险人的指定受益人或者法定受益人。
这个案例是个很好的资产管理计划,建立了一个合法的家庭现金流,并使投保人在退休时可以拿来当作退休金,在孩子小时可以作为教育金使用,也可以当做任何的家庭现金流使用,这是一款家庭资产管理险。具有终身信托的能力,并没有信托的不确定性风险。计划书上的数据在不领取的情况下,按中挡合计可以达到上亿元。但这个增值是微弱的,如果按银行存款做对比,甚至不如银行存款。而它的功能是解决了投保人对将来孩子生存和未来他自己退休生活的担忧,付出的代价就是这部分资金的增值很缓慢和稳定,而且具有法律认可的保障。不管你投保人还是被保险人出了什么状况,只要你存活就可以领到这笔能保障到被保险人生存水平的钱,谁也不能阻挡你的权利。包括人民法院,当然,如果能证实你买保险的保费属于非法来源人民法院是可以依法处理的。除此外无任何人或者机关可以影响它被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使用的权利。
但就这一类保险,被很多代理人买给那些中低收入人群。他们获得的那点微弱保障根本不足以抵偿甚至存银行带来的收益时,这个计划既保障不了被保险人的生存需求,反而使投保人的资产逐渐在缩水,这是一种悲哀。
我询问过很多代理人和保险公司的技术人员,他们根本谈不出该险的保障在哪里?最多告诉你,被保险人死了以后可以由保险公司赔偿,赔偿多少?一查,基本是交多少钱无息反还你多少,一定年限之后会多给一些,但这些赔偿和已交保费来说都微不足道,那还不如花百把块买张意外险或者定期寿险呢,那身故了还赔10万呢。这些人根本没有看到此类保险的保障在于为被保险人提供了一个生存期内不间断的生存保障资金流。既然是生存保障就必须达到一定的额度。一年给你1000块能保证你生存不?不能,给你10万呢?显然是够了,这就是差别,这类客户的收入应该是高收入,还必须有相应的需求,否则谈不上保障。
还要让客户明白,这类保险是以牺牲部分资金的价值为前提的,因为经过简单计算,它尚不如银行定期存款(但银行利率是变动的,理论上可以为0)所产生的收益,可它能提供任何金融工具都不具备的终身资产管理功能。这功能包括了资产稳定的增值部分。
有人跟我说,这是不是可以处理贪污腐败的资金?我回答说:可以,但保险公司也要学习反洗钱法,如果不能证明你的险资来源明确,保险公司有权利拒绝你的投保,并检举你。
现在几乎各大保险公司一直在用话术和传统方式售卖保险,对最基本的金融计算没有要求。“买保险总比存银行强!”这是一句最常见的话术,现在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会套用这句话,现在大家应该明白这句话本身是句没有根据的谬误。保险是保障,如果在保障的同时还比银行强,那银行将损失掉长期存款业务,银行的5年定存利率目前是4.75%,保险的分红类或者终寿类历史分红水平在0,7%~1,3%,累计利率现在高些了是3,5%。仍难以比肩银行。近些年出了万能,对分红进行了一次加强,但当万能利率低于累积利率3,5%时,比普通分红都不如。部分万能利率一直在4,9%,比如X公司某万能,但这类的利率水平少之又少。很多代理人拿计划书上的标准中档利率(演示利率)给客户讲,是难以比拼银行长期存款利率的,悲哀的是,这些销售人员俩你洋些基础激素那也不懂,否则他是不敢给客户说这些利益有多少多少。部分销售人员拿万能的高档演示利率给客户看,属于类似欺诈行为了,也违反了保监的规定。
由于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系统理论还没有诞生),处于 业绩需要保险公司只能对新人进行销售技巧培训。在保险公司,现在是个保费为王的时代。所以这些不具备基础金融知识的人一但放到市场上去,根本无法为客户提供真实的保障。而他们 很多人仅靠热情和对行业的信赖与忠实,自以为是在将爱送到千家万户。其实无意识中不知道坑了多少人,这不是他们的过错。他其实只是充当了这场战争中的“傻子”。这就是题目中“傻子”概念的第二层含义。
那么这场战争中谁是聪明人呢?
答案是:没有。
再来看看保险公司,从90年代美国友邦将代理制度引入中国,引发了保险业的爆发,其中平安等一大批保险公司脱颖而出,发展速度空前绝后。保费收入10数年间达到国际巨头的规模。随着众多投资的介入,保险公司发展到了上百家,竞争也愈演愈厉。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CPI难免居高不下,这样保障力度在未来的变化是惊人的。简单说就是货币贬值,保障的体现形式是货币等价物,那么保障也会随之贬值。由于缺乏保障理论支持,加上持续不下的CPI,未来保险公司的负担逐步加大,客户的保障能力逐步减弱,市场的恶性竞争,这都对未来造成威胁,保险公司的经营环境和投资水平又乏善可陈,这些问题无一不威胁着保险行业未来的生存。10~20年将出现一大批保障到期和赔付阶段,保险行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和信誉压力。稍有不慎将引发群体事件。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对未来这个高潮有足够的准备。
而现在的保险也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研究保障的基础理论,一个连理论根基都不具备的行业,谈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国外已经几百年了怎么没见没落?
这个问题提得好,西方发达国家基本都是民主体制,CPI超过3%政府就会下课,因为选民不答应,所以 长时间内货币的贬值速度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另外西方的金融市场很成熟,投保人的险资在保险公司那里可以稳步增值,这是我们目前不具备的。所以说就算不具备基础理论,他们靠经验也足以应付风险和投保人的需求,这也是市场经济决定的。
当前国内各家保险公司为了保费规模只有各施手段,拼市场,拼人力,拼管理。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夹在代理人,客户,监管部门之中,并没有找到方向,同样是傻子。
这是这场战争中“傻子”的第三层含义。
接下来是监管,中国的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一样,不知道保障的基础理论,同时导致了监管也没有系统的理论依据,保险公司报上来的计划,没过分的地方就一律批准。有没有过分的东西也没有任何标准,甚至连相关法律也只能靠“拿来”借鉴一下而已。
2012年新上任的中国保监委主任项俊波在公开场合说:“现在最不靠谱的事情就是保险了,”做为中国保险业最高行政长官,尽管他没说错,实这句话是极不负责任的。
反过来看,既然国外也没有形成保障理论,你中国目前情况又需要保证理论对行业进行指导。为什么不组织人力去研究保障理论呢?西方没有那是因为他们需要不迫切,我们需要,而执行监管的行为本身就需要科学和系统的依据,你连这个依据从哪里来都不清楚不应该投入力量去研究么?中国人向来不乏创新精神。历史既然给了你机会你干吗要放过呢?否则项就成为世界保险史上继往开来的伟人了。
奠定保险行业基础理论的任务是历史赋予给中国人的, 中国人担得起这个殊荣。
而我们的监管部门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这场战争中保险监管部门同样是“傻子”。这就是这场战争中“傻子”的第四层含义。
这四群傻子凑到一起就形成了今天的 中国保险市场。这场愚蠢的战争,没有赢家。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你觉得人家都是傻子就你聪明么?你知道如何建立保障基础理论么?你能给大家带来什么?
我带来不了什么,我可以谈点自己的看法,近年来全国很多从业人员利用掌握的现有的金融知识,很巧妙的解决了客户的具体保障问题,他们是一批有良知,有文化,有进取心的代理人,虽然不是主流,但他们代表着保险业未来的方向。他们有机会促进保险业向有系统理论支持的方面发展。他们是保险业的希望所在。
我个人的理解是:保险的作用在于杠杆原理,用每年相对较低的费用投入,来换取某些特定时候一次性获取大额的资金支持。
也曾经研究过利用现有金融知识对先行保险计划进行解算,清楚了其设计结构模型,方便判断对投保人的量化的保障依据。
保险解算主要是利用数学原理对保险的需求进行计算,并对已有的保险公司险种进行解析,目的是让代理人或者投保人学会分析并确定风险额度和计算如何才能在动态情况下确保未来时间内保额增长的分配问题,利用保险解算,可以轻易的明确各险种的目的和最真实的一面,能让代理人明白公司险种的明确方向和利弊。避免误导客户,同时也督促保险公司制定险种时要真正做到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为原则。有人说风险是计算不出来的, 所以不用去计算,但发生风险后什么样的保额能满足投保人的需要是能够计算得出的,并没有人要求去计算何时出现风险。保险是动态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也是动态的,比如年龄的增长, 保额的变化,家庭责任的变化,CPI带来的保额不足问题等,这些是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才能得到严谨结果的。我曾经详细介绍过保险解算算法,其实就是利用基础的数学知识解析已成型的保障计划,倒推出保障体系模型,以利于充分理解该保障的保障数据。这些是读过初中的人都很容易理解的简单数学知识。
保额和CPI(通胀)的矛盾问题,不是在今天的中国才有,即使在保险发达的国家也早就存在,所以才有了保额灵活可调的万能型保险的出现,可以根据被保险人不同年龄阶段承担的不同的风险灵活调整保额,比较好的解决了保额与通胀的矛盾。可惜目前尚无一家保险公司将动态设计应用在万能险设计上,说是暴殄天物真不冤枉他们。保险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金融工具,需要专业的知识,绝不像很多代理人讲的那么简单。保险要做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条款,特别是保险责任部分要一字一句反复斟酌,才能明白每一款保险能帮助客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很多保险代理人把自己喜欢、自己认为好的险种推荐给客户,但我认为这是好心办坏事,也是保险代理人签单难的症结所在。保险又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工具,人与人差距非常巨大,我告诉身边的代理人见客户前先忘记所有的险种,从客户的保险需求入手,先搞清楚客户到底需要什么保障,那种保障是客户最需要的,并与客户达成共识,再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选择最适合的险种,还要经过具体的计算,才能明确量化数据。保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但现阶段保险代理人的整体素质、学习能力不足,哪家公司先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走在前面,未来的发展也会之其站在另一条起跑线上。
在目前保障系统理论不完善的情况下,选择更懂得金融知识的代理人是首先条件,更重要的是投保人自己一定要学习一些基础的金融知识,其实很多人早已经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只是他不确信自己能面对保险这一“需要专业知识的行业”。
碰到过有话术人士理直气壮的问我:就你会算,风险是你能计算得出的么?
对这种人我可以哧之以鼻,风险没人计算得出,否则买保险干吗?但风险是动态的,什么时候出,需要什么样的保额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经济数据变化规律和大致走向以及专业计算来确定大致需要的动态数据,这是科学。整个一偷换概念的白痴还来质问这些自己还没弄明白在问什么的问题。
尽管保险行业问题多多,但是反过来看,现在中国各行业的欺骗和假冒伪劣已经走进了各个角落,相比之下,保险业这些“骗子”远没那些人可恶。简单的保险行业还算是容易面对和整理了。稍微用点心,保险行业比其他行业干净多了。这里的人相对还是比较简单和不那么缺德。
其实放松点,你也许远比你面对的那个代理人更专业。面对你自己的利益你应该也有条件计算得更清楚。我设想在未来,所有的公民都能在几分钟内了解到保险的基础知识,半小时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保障专家,那时候保险公司真正具备了专业素质,保险监管部门也有了系统的理论依据,代理人成为真正的专家,保险业的春天就来了。
     当前,代理人被逐渐认识到是保险公司的真正力量,是代理人有能力使保险公司生存并发展,并不是保险公司养活代理人。在未来的变革之中,代理人也是唯一能左右前进的主力,就因为代理人是唯一直接接触整个行业的先锋。个人感觉代理人的春天必须先来到才是保险行业春天的开始。
    保险代理人中很大一部分有志之士正在和已经利用现有的金融知识影响着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他们是未来保险行业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保险行业的希望。希望本文能引起保监管部门的沉思。





好长一篇。。楼主能否简单说说分红险的陷阱在哪儿?





楼上的,你没有仔细看其实文章中已经点出分红险陷阱在哪里。这就用简单的外呢子补充一下。
分红险是一种功能险,主要是附加在主险上, 令主险的保障力度保持增加,比如主险是大病险,那么大病险会因为附加了这个分红(当然也有用万能的)会使大病险的保障逐年增加,这也可以抵消一部分因CPI增长带来的保障力度相对下降。比如现在得到了某癌症,也许20W就足够医疗了,但未来10年以后可能20W就不够了,因为物价上嘛(CPI上涨),那么附加了一个分红型功能险就可以使这个20W的保障逐年增加,相对抵消一部分因为CPI上涨而带来的问题。当然这部分功能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一般带有分红的保险要比单纯功能的保险(比如消费型大病险)要贵得多。
另一种就是附加在寿险上的功能性分红险,这个险在时常上最多,常常被销售人员说成是“总比存银行强”,其实这句话一但你给他录音,就可以要求保监局狠狠惩罚说这句话的人,因为这句话违法,甚至说分红一定在XX数值以上,比如说”分红一定在每年1分钱以上“这句话都违法,因为分红牵涉到公司运营能力,这部分不可以保证也不能保证,也保证不了。合同里也规定得很严格,你这样说不是骗人么?
但几乎所有保险公司的销售部门都这样说,把它当做话术。简单说,他们真不懂。
那我们看看为什么分红原则上不可能比银行高?
银行的功能是集纳社会闲散资金为金融最基础的存贷功能提供血液,银行提供利息并将缉拿起来的资金以后大额方式贷给客户,客户承担比缉拿的成本一定要高,这样形成存贷差,这是银行(以前叫银庄等)最基本的功能。这个集纳功能需要承担的利息率是随着市场内存款方及贷款方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现在也叫基准利率。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当金融业逐渐成熟,银行逐渐摆脱靠传统的存贷差生存,转而靠提供更多功能的金融产品服务赢利时。利率会逐渐归“0”甚至会形成负利率。这也是绣球关系改变的,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从银行角度上看就是说;劳资现在不一定要拿你客户的饿钱去贷给别人才能赚钱了,你存不存我这里问题不大,当然给你存款人的利息就少了,爱存不存, 爷现在不靠这个过活。书哦到这里, 想起个故事:
2000年,中国银监会西啊文件严格禁止乱收费项目的批准,对大拿故事的300多种银行收费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到2011年,银行多达3000多种个类收费项目。这些收费并不是说银行违反银监规定疯狂攫取客户利益。而是从传统存贷差转向提供多渠道多功能综合性金融服务。这是个非常棒的转变,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必须的基础。而当年民生银行老总竟然在公开场合说:”面对平均超过80%的银行业的收益感到不好意思“。在我看来这位老总真需要去补充一下基础金融知识了。欧洲转变这个过程至少用了200年时间。你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服务而增加的收益你 竟然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你脑子进水了?当然也有部分是打擦边球的收费。
回过头看保险的分红部分:
保险之所以叫保险,它本身也必须很保险,分红险既然是保险,它的投资是有严格规定的。其中主要部分是银行大额协议存款。用于其他投资证券等方面的资金是很少的,大型国家醒目投资的回报率一般都在1%左右,那是支持国家建设,谈回报那是蒙人。
由于 主要力量集中在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和债券等方面,其收益口除相关保险行业庞大的管理费用以后是很有限的,2011年保险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是1,92%。但由于保费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产生的收益绝对值是个不小的数字。这部分收益在 扣除所有费用以后剩下的部分被称为:“可分配赢余”按保监的规定”其中不低于70%应该分给投保人。“这就是红利的来源。
从款项的经营过程上看,银行是提供主要利益来源的一方。那么这个利益主要应该和银行利率息息相关,若高于基准利率,则银行经营亏损风险加大,而基准利率是银行最基础的工作,在基础利率之上银行还建立了1~5年不同的定期利率,假设对于投保人来讲投资保险是个长期的事情,那么相对投资银行定期存款也可以是个长期事情。对比银行和保险的投资收益,经过计算,银行业的实际收益竟然远远超出投资保险业的实际收益。很多人计算到这里会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么我们看看假设投资长期分红险的结果是高于银行定期存款会是什么结果?
吸引了大量的而后藏器存款到保险业,银行的准备金率受到的影响不谈, 同样是投资银行,等于是银行降低了管理成本(因为保险公司承担了集纳资金的功能)增大了利息尝付。这样银行不是要亏?
银行失去集纳社会资金后,金融业就乱了。这是个不可能的结果。
现在出现了新型保险比如万能,投连。万能的利率平均也在4%左右,仍然难敌银行长期定存利率,  而投资连结险风险被放大,投保人的风险完全自担,多数还是亏。适合人群少,属于小众产品。
综上所述,各公司用传统的话书对分红险进行解释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现行的保险公司教授的销售技巧很多地方有原则性错误,严格按法律衡量的话,很多地方甚至涉嫌欺诈。没办法,这是个不完整和不成熟的行业,行业基础六轮都没有建立呢,没有评判标准,这是个致命伤。
罗嗦了一大队, 其实分红险就是一种不需要任何条件使保障额度逐渐增加的一类功能险。不具备一般投资价值/不应该把分红当做投资看待。因为“分红”的概念诱发了人类的贪婪,绝大多数冲分红险的“红利”去的。这和保障的初始目的背道而驰。
在年金式分红险里,那个分红同样不具备投资价值。只是有限的使资产桅顶增加。而那其中的资产管理功能几乎被所有保险公司忽略,我以为是他们根本不懂年馑式分红的价值而导致了投保人的误解,想错了方向。也糟蹋了年金式分红险。从而导致了不适合的人买了该险效果恰恰相反。这个在文章中有详细分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13号避难所

GMT+8, 2024-5-8 16:29 , Processed in 0.069415 second(s), 13 queries .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